谢锋表示,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给我们三点启示。第一,敌对必然双输,伙伴才是中美彼此的正确定位。过去几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,根源在于美方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打压遏制,更有甚者渲染中国是“事关生死存亡的威胁”。不少有识之士发出理性声音,认为寻求冷战式遏制和政权更迭是鲁莽而危险的,不应该用麦卡锡主义式的语言煽动仇恨对抗。把中国作为“假想敌”是严重战略误判,是将自身战略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。中国没有挑战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,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;中国从来无意也不会干涉美国的大选和内政,美国也要停止对中国内部事务的无理干涉,停止在大选年打“中国牌”。如果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,中美关系就会逐步好起来。
预估数据显示,OpenAI今年运营总成本可能达到85亿美元。其中,推理和训练成本分别高达40亿和30亿美元。然而,OpenAI全年收入预估可能在35亿美元到45亿美元之间,远低于运营成本。
上周,伴随就业数据意外上涨,美联储再度释放加息的鹰派信号,对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忧虑给市场带来冲击。当前,美国持续多时的高利率已经威胁到其国债利息偿付的稳定,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不仅可能引起美国市场震荡,提升经济衰退风险,也将严重威胁世界经济稳定。
美国劳工部10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9月美国失业率环比持平在3.8%,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33.6万人,远远高于市场机构此前预期的17万人。大幅蹿升的新增就业人数令市场对继续加息的担忧加剧,当天美国股市债市盘中均出现大幅下探。次日,美联储理事米歇尔·鲍曼对外表示,就业报告反映出就业增长“稳健”,美国通胀仍然过高,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。
不过,对就业数据的质疑声不小。10月4日公布的美国9月ADP新增就业人数为8.9万人,远低于预期的15.3万人。ADP就业数据一般被视作非农就业数据的先行指标,被称为“小非农”。通常情况下ADP就业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之间的偏差并不大,像这样巨大的差距非常罕见。同时,有人分析了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底表,认为存在统计口径混乱、新增就业数据和总就业数据无法匹配等问题,不能排除大幅调整数据的可能。
就业数据牵动各方,主要因为该指标被美联储视作货币政策决定的重要参考。眼下,持续高利率令金融投资机构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,也给美国带来国债还本付息、房贷利率攀升等诸多难题。如果继续加息,美国面临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将大幅提升。
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,截至9月18日,美国国债突破33万亿美元,这距离今年6月突破32万亿美元仅3个月。随着国债总额飙升,美联储一年多来激进加息的副作用凸显,高利率正在迅速加大美国的利息负担。有机构测算,当前美国每天在债务利息上的支出近20亿美元,随着利率持续居高不下,有关支出还在继续增加。此外,据估算未来12个月内将有约7.6万亿美元的低利率债务到期,美财政部要面临天量债券谁来接盘、巨额利息支出如何填补等一系列难题。
解决利息偿付难题,往往可以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削减不必要的开支,以降低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,或是调整税收政策,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。然而,对眼下的美国来说,这两件事都“难于上青天”。更何况,美国国会虽然于9月30日批准短期拨款法案暂时避免政府“关门”,但驴象两党的党争却因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被意外罢免而加剧,两党在政策上达成妥协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估量。
当然要看到易配资股票,短期内高利率吸引了全球大量资金流入美国。有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美国从全球获取了664.5亿美元的正净收益(Balance on primary income)。但是,随着美国的利息成本不断上升,这种资金流动究竟是“你情我愿”式的美事,还是“你盯着我利息,我想着你本金”式的套路,不妨再等等看。毕竟,美国银行业的危机并未远离。